肝炎是人类发展史上面临的巨大挑战。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5亿人感染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每年近150万人死于病毒性肝炎,大都属于乙型和丙型肝炎。57%的肝硬化病例和78%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是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
肝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也是人体中最大的解毒器官和代谢中心。如果把人体比作是一家不停运转的工厂,那么肝脏就是“化工处理部”,承担着身体夜以继日的超过500多种工作。
肝脏参与日常的营养代谢,比如糖、蛋白和脂肪。吃进肚子里的食物被胃肠道消化后,由肝脏处理成人体能用的营养素。对外来的或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均要在肝脏解毒变为无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肝脏还承担着分泌和排泄胆汁的功能,肝脏在24小时内制造胆汁约一升,经胆管运送到胆囊,胆囊起浓缩和排放胆汁的功能,以促进脂肪在小肠内的消化和吸收。
肝脏还是造血器官,胎儿时期的主要造血器官就是肝脏,至成人时由骨髓取代,造血功能停止,但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其造血功能恢复。另外,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在人体凝血和抗凝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肝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肝功能破坏的严重程度常与凝血障碍的程度相平行,肝功能衰竭者常有严重的出血。
然而这么重要的一个器官,却“痛觉迟钝”,当肝脏受伤不太会痛,因为它没有末梢神经,即使出现一点小问题,人体也感觉不到很明显的不舒服。其次,肝脏的功能很强,坏了一部分还能正常工作,早期也不容易被发现。
肝炎是指肝脏炎症。通常是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如病毒、细菌、酒精、药物、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脏细胞受到破坏,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其中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
在肝炎的种类中,被人提及最多的就是乙肝。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肝炎,多为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5种类型。
指长期大量喝酒引发的肝炎疾病。在肝炎的种类中,酒精肝仅次于乙肝的危害。酒精摄入量过多,易使肝脏的负担过重,导致肝细胞损伤,从而引发炎症。酒精肝的发病率高,对人的身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喝酒易伤肝。
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含量过多的病变,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影响着全球至少四分之一的成年人群。NASH是NAFLD的进展形式,与持续性肝细胞损伤相关,可导致纤维化,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遗传易感性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主要因素,多发于女性身上,严重的可快速演变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衰竭。
是指由药物引起的肝脏损害。由于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所以肝脏极易受到药物的影响。药物性肝炎主要表现为:胆汁淤积、肝细胞坏死、肝硬化等,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近年来,虽然肝炎治疗新药上市频繁,但目前肝病治疗仍未满足需求,尤其是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供肝缺乏、免疫排斥反应、价格昂贵等因素阻碍了肝移植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和应用。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在肝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方面,人们开始逐渐把目光转向干细胞移植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应用得最多的一类干细胞。科学家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肝病的治疗具有很大的优势。
1、间充质干细胞进入人体后,通过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能够有效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大大减轻肝脏的纤维化。
2、间充质干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间接触的方式,抑制免疫细胞对肝脏细胞的攻击,阻止肝脏持续受损。
3、间充质干细胞释放的营养物质及细胞因子,通过改善肝脏局部微环境,来促进肝脏的再生。
间充质干细胞的发展,为肝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那么,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的研究有什么临床试验进展呢?
我们知道肝脏是无痛的器官。等到出现并发症,已经进入失去的失代偿期。此时存活率急剧下降,生存期从10-12年降至2-4年。对于严重的肝病,特别是缓加急性肝功能衰竭,除了肝移植,几乎没有其他方法,死亡率很高。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索新的有效替代疗法,目前干细胞已经成为他们的新选择。
2005年,德国学者首次将干细胞用于肝病治疗,自从干细胞被证明可以促进肝脏再生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干细胞治疗肝病的潜力很大。国内外已注册了多项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注册,截至2020年3月,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最大临床试验注册库的网站注册的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项目已经达到148个。
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治疗肝病有明显的效果。2009年发表在《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杂志上的I期和II期临床试验表明,肝硬化患者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后肝功能有所改善。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接受间充干细胞肝动脉注射后,肝纤维化及肝功能均有所改善,在先导性研究和II期临床试验中也得到了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硬化也取得了积极的临床试验结果,肝功能得到改善,Th17细胞减少,调节性T细胞增加。临床试验表明,对于乙肝病毒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来说,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大大提高其存活率。
这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改善肝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试验仍在增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的机制将得到更好的揭示。多项临床研究表示,今后来源脐带的干细胞药物将成为肝硬化的新治疗方法。
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的一篇研究结果(预印本)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了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
参加本项目临床试验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219例,对照组111例,治疗组108例,随访期75个月,保证了研究的长期疗效评价。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注射治疗的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有了很大改善。这次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他的理论。
其中治疗组每4周注射一次干细胞,共3次,同时两组都接受了常规治疗,追踪结果显示,间充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是安全的,耐受的。对改善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是有效的。
安全性:
从长期安全性来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现有常规治疗更高的危险。
有效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显著改善了肝脏功能。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使得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等指标恢复正常水平。
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 ~ 75个月的随访期间,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组的整体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并有效提高生存期,且治疗是无副作用,安全可靠的。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可以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时间,治疗没有副作用,安全可靠。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近年来,通过干细胞的特殊功能,再生医学及干细胞研究迅速兴起,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为更多疾病提供新的战略研究方向和新的选择,造福更多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