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市场部 徐经理
电 话:15150511931
地 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定山大街126号大众健康科创中心园区8号楼
Sep.20.2023
全国爱牙日
今年的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伴随口腔健康科普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口腔健康不仅是全身健康的基础,更是全身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
脱落的乳牙只能丢弃吗
人一生中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
儿童换牙开始时间一般在6岁左右,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也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
目前多数家长对于儿童换牙会给予一定重视,但关心重点大都在换牙后牙齿的整齐美观程度,换牙对于脸部颌面的影响等等.......
但,换下来的乳牙通常都会被“弃之敝履”。事实上,儿童脱落的乳牙内蕴藏着丰富的“生命宝矿”--牙髓干细胞。
据现有研究表明,从6~12岁的儿童乳牙或者成人智齿中,均可以获得“牙髓干细胞”,在合适的体内或体外环境下,可分化为多种人体功能细胞,如神经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肌肉细胞等。可为组织、器官修复和自体、异体移植等细胞治疗提供细胞来源,被认为是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易获取且具有广阔前景的多功能间充质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备案现状
根据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公示,国内已有133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完成备案,其中包括111家普通医院,以及22家军队医院,分布于27个省级行政区。
干细胞临床备案研究项目涵盖了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糖尿病等全身各大系统的重大疾病,涉及对多种干细胞的研究。其中,关于牙髓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共有3项,包括银屑病、新冠肺炎、牙周炎的治疗。
药物研发进展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公布,国内已有17种干细胞药物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包括16种间充质干细胞药物及1种祖细胞药物,涉及牙髓干细胞的有1种,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牙周炎。
临床进展
1、牙髓再生
2018年8月,金岩、施松涛、轩昆、李蓓和郭浩等科学家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从儿童乳牙中采集牙髓干细胞,经过培养增殖,再将干细胞聚合体植入患者牙齿中。正如科学家预料并期待的那样,牙齿神经血管再生,完全恢复牙齿原有功能。该技术已用于临床近50例患者,成功率达95%。
2、脑卒中
2022年3月,日本Chikako Nito等研究者在《Biomedicines》[1]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综述了牙髓干细胞治疗脑卒中的基础研究、治疗机制、临床试验和未来前景,这是日本首次对牙髓干细胞治疗急性脑缺血患者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在表1所列的12项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DPSC植入组的梗死体积显著减少,运动和认知功得到改善:
DPSC移植在卒中急性期治疗效果的机制如下:干细胞直接分泌旁分泌因子或干细胞在脾脏中积聚,各种营养和液体因子(如细胞因子)通过脾脏产生旁分泌效应,以及随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亚急性期后,可能产生以下效应:促进血管生成,促进内在神经再生,以及将移植细胞分化为神经和胶质细胞。
3、银屑病
2023年,南京大学发表文章《牙髓干细胞可改善吡喹莫德诱导的小鼠牛皮癣》,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hDPSC)可以减轻吡喹莫德(imq)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皮损症状,抑制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这可能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新视角[2]。
皮下注射hDPSC减轻imq诱导的银屑病皮损症状
4、心肌梗死
Carolina Gandia[3]等人将牙髓干细胞注入急性心肌梗死裸大鼠模型内,发现可以改善大鼠心脏功能,诱导血管生成,减少梗死面积。
5、阿尔茨海默症
牙髓干细胞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较其他干细胞更有优势,哈医大付锦团队的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移植后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改善大鼠的行为能力。
作为普通人,如何实现乳牙的医学价值
“储存干细胞”逐渐成为健康风尚
从全球干细胞市场来看,干细胞储存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根据国际调研机构MRFP的分析,2019年至2025年全球干细胞存储市场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9.8%,到2025年将超过120亿美元。
从家庭角度来看,储存孩子的乳牙,就是储存“生命的种子”,给自己及全家三代人多一份健康保障。
Copyright © 2024 中创汇聚(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图片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苏ICP备2024101007号-1